新安镇:沙滩变良田 丰收喜心间
仓廪足、百姓福。近年来,我县加快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从今天起,《正定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从不同视角看正定大地上的丰收图景。今天我们首先来看,新安镇因地制宜,变“沙”为宝的丰收图景。
白露起,红薯生,金秋时节,新安镇东慈亭村的百亩沙地红薯迎来了大丰收。乡村田野上,随着机械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个个体态饱满、色泽鲜亮,紧随其后的工人在地垄间,忙着按品类将红薯分拣、装车。
种植大户吴计海告诉我们,他家在沙地上种植红薯已经有7年多的时间,规模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现在的100多亩,种植规模实现了翻番。今年,他家种植了西瓜红、烟薯、龙薯九三个品种,其中,烟薯种植规模最大,龙薯九产量最高,亩产可达7000-8000斤,这样算下来,预计今年农场可实现收益20余万元。凭借着沙地红薯的金字招牌,白露过后,吴计海的手机订购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按照订单需求,他的红薯实行现收现销,保证品质。
不只是沙地红薯,在相邻地块上,东慈亭村的沙地花生也进入了收获期,花生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随着收获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一颗颗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沙地种植之所以成为新安镇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紧密相关,新安镇东慈亭村位于我县北部,村庄可种植土地近50%为磁河故道的沙滩地,由于沙质土壤疏松透气、渗水性好,多年来,该地种出的红薯品质优良、口感香甜,花生果实饱满、产量高,品质持续稳定向好。由此,沙地特色种植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
踔厉奋发,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有作为。新安镇立足土壤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种植示范推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筑牢现代农业发展之基。(撰稿 周梦肖 刘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