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县人民政府
 
正定县人民政府关于正定县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29    来源:     
【字体: 】    打印
    2022年,正定县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不断加快。2022年,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正定县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202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优秀单位;在全市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站位,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一)强化法治思维。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正定县“八五”普法规划、法治宣传年度工作要点进行全面部署。印发《关于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工作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征文》等系列文件,细化目标任务,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制定政府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政府常务会年度学法计划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列入学习计划,今年以来组织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4次,切实增强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二)坚持统筹部署。出台《正定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和依法行政考核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把法治政府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统筹部署。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年终向党委、人大常委会提交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同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年度报告并在网上公开。常态化开展法治建设督察工作,今年以来,开展督察4次,有效督促责任落实,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三)落实法治责任。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清单制定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切实压实了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综合述法评估制度》,形成县、乡、村三级职责清单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全覆盖。顺利通过省复查组对我县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的复查工作,创建申报了“法治筑牢古城保护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项项目。
   二、依法履行职能,全面发挥政府服务作用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我县稳经济运行的“1+20”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实施首批“秒批秒办”审批模式的十条措施》《正定县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函证结合+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全面实施“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推行89项“政策找人”、68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实现政务服务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2022年办理政策找人事项共计9400余项,工作经验及成效多次被省市媒体报道。
   (二)完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县本级跨部门联合抽查开展33次,随机抽取市场主体536家;组织开展内部联合检查23次,随机抽取市场主体1683户,按时将抽查结果回填了“双随机监管工作平台”,并向社会公示。
   (三)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实施“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8314户,其中企业2672户(自贸区企业653户),个体工商户5642户。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85040户。10个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198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实行新设立企业公章免费刻制、免费寄递,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截止目前享受免费刻制公章企业共计2183户。
   (四)强化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制定《正定县领导干部“包企业、查实情、解难题、送温暖”活动实施方案》,26名县级领导和26个县直部门包联202家民营企业,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正定被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引进石家庄企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正定工作站、“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室等机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到我县开展了“助产、助销、助转型”广告助企帮扶活动。
   三、规范行政决策,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
   (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贯彻落实《正定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正定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办法(试行)》系列文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集体讨论等法定决策程序,全年共召开政府常务会20次,重大事项全部经政府常务会研究讨论通过。
   (二)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对《正定县农村宅基地村民自建房管理办法》《正定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正定县正定县门店牌匾管理办法》等1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出具审核意见30条。常态化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9月16日,公开发布正定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正政规[2022]3号),公布失效10件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废止5件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待修改1件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延期1件县政府规范性文件。
   (三)提升行政决策能力。贯彻《正定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县政府常务会议议事程序的通知》,切实完善了法律顾问管理制度。县政府与河北新业律师事务所签订聘用合同,今年以来,组织县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县政府合同审改以及政府各类涉法会议的法律咨询50余次。转发省《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我县符合公职律师人员进行摸底,发展公职律师10人。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开展有温度执法专项行动,各执法单位落实“禁止性行为清单”、“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全县共办理首违不罚案件4354件,轻微不罚案件36件。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进行了专项清理,共注销303件,组织35个重点涉企单位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自查和集中评查,累计评查案卷75份,发现整改问题100余条。对执法部门事前事后公示内容进行网上巡查,公示结果1200余件。动态调整全县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编制行政处罚事项1107项,行政许可事项190项,行政征收事项4项,行政检查事项82项,行政强制事项76项,行政确认事项5项,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公示。
   (二)巩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成果。组织10个乡镇街道和13个行政处罚权下放部门召开了改进作风全面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质效专项行动动员会。对80余名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违临陋”拆除工作法制培训。13个下放部门对135名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进行了累计30个学时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在全市率先组织人员对乡镇街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进行修订,保证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处罚依据准确有效。重点围绕乡镇执法对10个乡镇街道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并印发通报。
   (三)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召开食安办主任暨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工作会议,印发《餐饮服务单位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开展餐饮服务环境及事情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824批次。加强环保领域执法,全年环保立案处罚84件,全县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及修复,未发生重大土壤污染环境事件。扎实开展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召开会议4次,印发各类通知6份,有力督促整改工作。
   五、提高应对能力,确保重大突发事件依法处置
   (一)依法实施疫情防控举措。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动态清零”,科学高效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转运、封控管控,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积极支援北京冬奥会、黄庄公寓集中隔离点、雄安新区等地疫情防控。
   (二)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预案修编质量,切实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各类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形成1+40+36的应急预案体系。重新调整了县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包联乡镇县级领导12人,包联村乡镇级领导143人,村居级责任人174人。组织指导各乡镇、县防指成员单位成立防汛抢险队伍29支5820人。
   (三)提高突发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先后2次开展防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派出检查组87个,检查人员942人(次),查出隐患105处,全部整改完毕。先后组织了“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第九中学地震应急疏散实战演练、军地联合防汛抢险演练,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河北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六、深化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多元矛盾纠纷调处。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有效化解,编著《帮大哥帮大姐典型调解案例汇编与评注》。打造了“协会+品牌调解室+法官工作室”工作模式的正定品牌,形成遍布城乡、覆盖全县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体系。今年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344起,调解成功4303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二)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设立“正定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中心”,设立接待室、调解室、听证室、阅卷室、档案室等业务用房,成立独立行政复议与应诉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联络和咨询点,方便群众咨询办理行政复议事宜。截至目前,办理县级行政复议案件35件,办理市级行政复议案件12件,行政应诉案件23件,协调参与格林小镇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6次。
   (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利用3.15、3.22、4.15、5.28等重要法治时间节点,创新“线上、线下”普及模式,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非法集资和养老诈骗等专项宣传有力有效。正定县各部门普法工作收入河北普法公众号“基层普法工作集锦”21次。“12·4”宪法宣传周活动扎实开展,组织全县领导干部7600余人进行了宪法法律知识考试,向全县居民发送了公益普法短信,开展了“百屏同播·精彩呈宪”活动。613名村(居)法律明白人深度服务法治乡村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在全市作典型发言,法治乡村建设获市通报表彰。塔元庄村刊入省司法厅“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十佳案例,全省“民法典进农村”集中示范活动在我县塔元庄村举行。
   七、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一)推动形成监督合力。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今年共办理省、市、县人大代表建议124件、政协提案90件,按时办结率、答复率、代表委员走访率均为100%。加强审计监督职责,着重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疫情防控专项审计等。扎实开展统计调查,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和统计监测评价,更加有效的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主动公开促进政策落实,政府网站全年主动公开各类信息32000多条,其中政策文件74件。对《县政府工作报告》等9个重要政策性文件进行解读,其中《一图读懂正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稿入选全省政府系统“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创新案例”。加强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全县政府系统共开设、报备政务新媒体账号31个,更新维护运转正常。
   (三)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的通知》。县法院、行政审批局联合制定《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红黑名单信息常态化发布、共享和应用机制,同时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度,截至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111条。聚焦招商选资、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创新开展“提标准、创亮点、严风纪、强担当”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定期考核排队,倒逼责任落实,切实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一)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市一体化平台延伸至村(社区),全县10乡镇(街道)共认领发布实施清单9489项,可网办数9489项,可办率达100%,位居全市前列,基层证明事项实现“网上秒办”。1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都已接入“冀时办”,市县上线113项便民应用,涉及水电气热、社保、医保、卫生等领域,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河北省基层电子证明系统”,并在塔元庄举行上线启动仪式。
   (二)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审监互动”系统,实现了行政审批局504个事项(含子项)的数据推送,做好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在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衔接,规范行政审批与监管信息推送方式,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自动推送、共享,形成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联动机制,实现审批与监管信息的无缝衔接。
   (三)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整合市政府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阳光理政、问政河北、中国政府网留言、人民网留言及其他媒体投诉平台,设立“智慧正定·一呼即应”政务服务中心,及时受理群众各种诉求,确保事事有回音。今年累计受理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5万余件,收到政府信箱、网民留言1千余条,均按时办结上报,处理率达到99%以上,多次受到市公开电话办表扬。
   下一步,正定县法治政府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正定、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